VTEM Slideshow

五旬節聖潔會大埔永光堂

同尋異象 復興靈性 領命啟航





聚會時間 聯絡我們 需知指引
 
作者 李裕後

移居臺灣近況 (21May18)

 

移居不覺四個月,和大家談談近況。

 

(1)人

 

我們過來是喜歡這裏的人民文化。 臺灣人普遍熱情,喜歡幫助他人。有人説臺灣最美風景是人,一點不假。 我現住的房子,是去年年底在夜市認識的一對夫婦找的,他們知道我們要移民,主動找不同的房子,議價。我們一月中過來時接我們,訂車搬東西。 房東更經常在我出差時,主動過來照顧太太。我們剛到不久就過年,這兩邊都擔心我們沒朋友,邀請我們到他們家吃團年飯和過年。在餐廳點菜慢點,侍應會説不要緊,不是黑面。太太輪椅走在路上,經常有人主動提出幫助。 的士司機多有笑容,主動下車幫手搬東西。 我在香港土生土長多年,印象在小孩子時候,港人也很熱情,今日各種因素,已較少看到了。

 

(2)空間,環境,時間,生活成本

 

香港的空間特小,舉世聞名。我常在外地介紹劏房,學員都突然覺得自己很幸福。在臺北市,住宅也很小很貴,但依然不能和香港比。我現住桃園區,原因是近機場,方便出差,地方也較大較便宜。現住的房子一千四百多呎 (月租大約HK4,800),位於該小區的中心,交通和生活非常方便。各類店鋪,銀行,餐廳俱備,這邊叫“生活機能”很好。 (書店也可寄信,幾好玩)我家附近有個小夜市,小河,步道(有些像大埔海濱公園)。

 

一些香港的小事卻影響我們的生活節奏,比如倒垃圾。這裏垃圾不是放在屋子外面,而是住戶要在某段時間分類放好,放在路邊,垃圾車傍晚來收,我家是下午5-7點,而且禮拜三和六沒有。我經常出差,而工人是四月中才到, 爲了不把垃圾放過夜,(太太拿下去有點困難),有時會盡量在7點前喫完, 甚至要追垃圾車,(好多人的經驗,都幾得意。)。 現在習慣了六點多晚飯 ,除非我在臺北上班會改成七點以後。(我在香港上班要去太古城,一天近三小時來回,現在去臺北,來回小於兩小時)因爲晚飯早了,七點之後自由了,時間變多,可以做很多其他事情。 加上屋子大了,我的手提電腦可以放在桌面,少很多開關桌子時間,方便很多。 之前午餐有時也要趕,因有些餐廳做完午飯休息。 (這個我想是和房產權有關,香港的房子衹是有使用權,房子最後還是政府的,到期要補價才能繼續, 但臺灣是擁有地權, 所謂lease hold 和free hold之別。 如果店鋪是自己地方,自然沒有那麽大壓力要長時間開店了, 這樣我覺得比較人性,但要發展就不容易,因要整個地段所有業權者同意, 利弊皆有。

 

臺灣的生活成本低香港很多,除了房租,水電煤也平。我早餐通常是豆漿加飯糰或咖啡加三文治/漢堡包,大約HK15, 在貴一些的連鎖咖啡店,就大約HK25-30。晚飯便當可以大約HK15-30。 在附近大商場吃回轉壽司,每個人平均HK60-80。 當然也有貴的,但相同價錢,品質比香港好。臺灣有寶島之稱,天然資源豐富,我太太喜歡喫魚,在附近的市場買新鮮的海魚,海班也不過大約HK150-200, 在香港怕貴幾倍。每周買花 幾十元起,水果新鮮而便宜。 電油香港現在大約HK17-18一公升,這裏大約30臺幣(HK8-9)。 停車場一小時大約50臺幣。(10多元港幣)

 

我很喜歡到便利店,這裏的7-11 和全家(Family Mart) 多有幾張桌子和椅子,我有時會晚上帶電腦下來坐,買一杯咖啡(~HK10-15) 和吃一個蛋糕(~HK8),用免費Wifi, 邊看街景邊工作。 (尤其喜歡在很冷的天氣) 很享受這樣的空間。

 

一般人來台旅行, 自是來去那些熱門景點。我以前出差多坐國泰,但臺灣的國際航綫不如香港,現在坐得很雜。其中華航每次都介紹臺灣風景,才知道非常多美麗的山水, 除了古跡,三千米上下的高山有一百座。頂峰之上,觀日出斜陽,覽雲海翻滾,感霧氣飄雨,如臨仙境。 去年電影‘沉默’就全取景臺灣。因地方大,費用低,大部分臺灣家庭都開車。我因長期在外,就沒有在這裏開車,坐公車去玩,也是便利,更有朋友開車帶我們去一些難去的地方。 而且uber 在臺灣是合法的 ,價錢和方便度比的士更好。( 法律保險問題這裏不表了)


(3)教會

 

我們起初去了一家他人提議的教誨,建立了大約十年,發展不錯,兩百多人, 但講道還在講什麽是祈禱,用一般人的比喻而不是根據聖經。 我擔心像那些靠近成功神學,透過年輕的音樂,有趣和個人魅力的講員,而不是强調真理, 就沒有待下去。

 

現聚會於一家長老會教會,(長老會是臺灣最大的宗派) 真理教導和年輕人崇拜各方面平衡。 會址有幾十年,現任牧師來了幾年,地方稍比大埔堂大,人數就差不多, 風格和永光不同。(永光很有自己一套理念,其實很少教會是這樣的)講道是比較生活化 ,但明顯有查過資料,不像某些教會隨便講。牧師也帶動參加外面的聚會,盡量活用外面資源,比如大型祈禱會,栽培班。也常邀請其他教會的傳道人,看到很多不同的文化和故事, 感人的分享見證。 昨天是太魯閣的原居民牧師,講如何靠神,幾經困難向原住民傳道。 之前另一牧師講中部,南部傳福音,得以瞭解臺灣所謂‘拜拜’的文化有多嚴重,即信仰傳統中國的宗教,甚至現在有把最盛行的‘媽祖‘漫畫化,進到現代年輕人裏面,甚至電影。 另一次是一位以前吸毒犯事的牧師, 進出監獄多次,看到哥哥在暴力事件去世 改變。現在帶一幫不良少年改正,甚至成立樂隊,中間也有很多辛酸。 他帶了這隊樂隊來崇拜,也分享很多香港很少機會發生的見證。(香港很富裕) 在一些偏遠的地方,非常窮,媽媽對一個十歲小孩說要離開,頭也不囘,然後爸爸另娶太太,後母的兒子(哥哥)要强暴妹妹,要每天喝哥哥的尿才放過妹妹。這個小孩沒有什麽教育,就落在街上,成了不良少年。 經過很多苦難,遇到這個牧師, 幾經艱苦得到改變。以前想起衹有恨,但現在整個家庭信主,哥哥認錯,全家和好。 有時候聽到批評教會是中產俱樂部,可能是根本沒有這種環境,或看不見這種需要。無論那種,都值得深思和行動。

 

我和太太嘗試融入教會和事奉,但需要經過一些培訓。(這也是我很欣賞的地方)要通過三個水平的訓練,每次大約十課,每階段有一天營會,全部差不多要兩年。太太開始參加密集的培訓,希望一年搞定。我就因爲經常不在,暫時只參加小組。他們的小組概念我覺得大埔堂也可參考,就是每年有幾個月集中佈道,帶新朋友。過了幾個月,就回到平時的小組,集中牧養。這就不怕一些功能組別,只集中佈道,較難跟進栽培。做長老就要十年,慢慢再看吧。

 

崇拜方面,有兩堂,先有臺語,後是華語。臺語的禮序比較傳統,多年長人士,華語近敬拜贊美類,環節較少。來了幾個月,要慢慢適應。開始沒有宣召,但會讀一段經文, 幾首贊美/敬拜詩歌,然後是禱告/主禱文,到報告和歡迎新人,再來是奉獻 才到講道。最後是回應詩歌和默禱,自行散會。

崇拜配樂和唱詩都非常好。 唱詩有小部分年長,樂隊就都是年青人,主要一個琴, 彈得很出色,負責帶動(有一臺三角琴和兩個合成器, 但合成器主要是用鋼琴的聲音), 一支bass, 有時有多一支電或鋼綫,還有一個電子鼓。吉他衹做簡單節奏。 無論節奏,和弦應用,句子處理看得出都是在外面專業的,不是只學了基本自己彈。編曲就主要跟原曲,比如贊美之泉。

 

(4) 經濟/工作

 

雖説了臺灣好像生活不錯,但經濟是最大問題。 臺灣本是出口大國,主要產業包括 電子、石油精煉、裝備、化工、紡織、鋼鐵、機械、水泥、食品加工、汽車、醫藥、服務業。 農業:水稻、玉米、蔬菜、水果、茶葉、豬、家禽、牛肉、牛奶、魚。 自然:少量煤炭蘊藏、天然氣、石灰岩、大理石、石棉。 按生產總值: 服務業:63.15%(2016年)工業:30.16% 農業:1.82%。(Wiki 資料) 現在兩岸關係不好, 游客幾近全停,影響服務業甚大。電子生產業主要在大陸,對本土經濟幫助不大。最近和行家談有否可能搬厰回臺幫助經濟,答案是不太可能,比如 那家最近爆出資料外泄,雲端存儲落戶貴州,很多人用的手機公司,市政府要求養活50萬員工! 利潤其實很低,但市政府提供補貼才能賺錢。 我最近有些project 和他們接觸,知道他們在大陸有名目的公司最少有六百家,這樣規模的工人和補貼,臺灣無法提供,回不來的了。

 

前面說的物價便宜,建基於疲弱的經濟。大學生工作了幾年, 月薪大約衹有3萬多臺幣。(大約港幣7-8千)。低薪做成大家不太敢消費,形成循環。 所以有人說,臺灣很適合退休,但不適合工作發展。我早陣子見到臺北有家大學找講師,便去談談,希望可以留在臺灣工作,陪太太和順利移民。(我們需留臺一年,離開不超過三十天才能拿到身份證,但我差不多每個禮拜都出差,衹能讓太太先成功,我就所謂‘依親居留’, 可以不用簽證長期拘留,直到我自己留滿一年),結果取錄,但薪水很低,無奈拒絕。 我問那家大學,薪水低如何找好的老師?回答是好的老師都給大陸用幾倍薪水搶走了,真感慨。

 

我太太最近在另一家教會向年輕人講讀書和職業規劃,發現他們對前面毫無概念,找不到出路。 加上英語不好,要到外地發展就有限制。(其實香港也某程度有這問題,我在大企業工作多年,亞洲區的工作除了老外,主要是新加坡和大馬,港人不多,臺灣就更少了,除非是外國讀書回來)話雖如此,當然還是有賺錢的,比如85C 這些大連鎖店,網上賭場也很厲害 。 我一位行家是能源管理專家, 看到業權潛在發展,(比如父親離世,房子如何分配兩個兒子)離開原有公司,去修讀業權法律,和參與教會事奉。他自己有很多客戶,公司有項目也找他, 。 (最終有某專業很重要,這包括學科和經驗,所以我常勸迦南肢體,要搞清楚自己能力,興趣,行業發展等才決定讀什麽書,做什麽工作,不要相信隨便讀,出來才算的錯誤想法)

 

港人移民來臺,一是 先拿了身份,然後回港,多個保障。另外是真的喜歡,過來退休。我和太太是好幾個因素,一來喜歡這邊,二來可能工作有發展,也考慮退休才過來沒有辦法適應和生存,所以先過來,可能一年後回來,也可能繼續。 我想神允許我們過去和現在的經歷, 總有主的心意,希望能為上主做點什麽。日後如何,看神如何帶領了。 (其實也考慮過其他地方,有興趣可看我的blog, 最近爲了在業界提高曝光率開的。https://leoleeyh.wixsite.com/mysite/blog/移民臺灣路-28feb18